⛰️單攻前的自我評估
在疫情影響之下,與山林開放,爬山的人在今年爆滿人潮,
相對的,在沒有做好準備就上山,
讓今年搜救通報變得更加頻繁,行政院統計,
平均案件增幅達200.88%,
出動救援人次增幅達304.77%
去年台灣山域救援事件共206 件,
而每年皆有大幅提升的趨勢,
迷路+失聯48%占最大主因,
墜谷、創傷、疾病、體力不支…等,
看到許多人走出戶外,親近自然是很棒的事,
但出發前,必須做好所有學習、準備、評估、訓練,
才能平安上山與下山,最近在台灣訓練,
和大家分享一些單攻前的自我評估與準備
每次上山訓練前,
我習慣總是會把所有裝備都攤開檢查至少3次,
依舊會複習地圖、路段、標示、
氣候狀況追蹤、查及時路況通報,
團隊有時覺得怎麼我上山前還那麼多事、這麼忙,
因為即使有多年訓練、多場極地經驗與準備,
在百岳單攻訓練、或是跑任何一座山之前,
我都會做好風險評估、做好所有準備
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些自我準備觀念
⛰️單攻自我體能評估
1、至少有跑完馬拉松距離以上體力
2、有越野跑、參加越野賽經驗
3、了解山、認識山、有長期爬過大山經驗
4、在戶外具備至少有10-15小時以上體力
5、不超越自身能力、挑戰更難的山
6、找到能力和自己相等的夥伴
7、避免獨行
⛰️單攻出發前的準備評估
1、強制攜帶所有必要裝備,即使用不到也要帶上
2、熟悉身上每一個裝備使用,能迅速拿取、且每一個裝備都有必要性用途
3、詳細了解路線資訊、路段性質、總起降、公里數、地理位置
4、了解追蹤氣候狀況,並能在天氣劇烈轉變時保護自己
5、有後勤通報團隊,了解你的位置
6、能夠推判腳程,設立停損點折返時間
7、有完善的撤離、救援、緊急應變能力
8、出發前再次評估目前身體狀態
以上先列出幾個重要的資訊與大家分享,
請記得,單攻比起傳統登山風險要高得更多,
因為沒有過夜的選項,個人技能也較高要求,
山永遠都在,生命更加重要,
永遠不要低估大自然,
更不要高估自己能力,
永遠都要提醒自己不斷謙卑學習